文中所有信息均有可信的来源,具体见文章尾部,其中部分是个人观点,请理性看待。
“您在泰国旅游时,是否被当地人那句‘萨瓦迪卡’瞬间治愈过?”
“又或者,街边小贩用潮汕腔调问你‘食茶未’,让你惊掉了下巴?”
别小看自己的耳朵,泰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热情,可能不光是因为旅游业火爆,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血液里,确实流淌着中国人的血。
在泰国,从王室到普通百姓,潮汕后裔真是到处都能见!甚至有人调侃说“半个泰国都是潮汕人造起来的”。
提到泰国和中国之间的渊源,那可得从他们的“开国元勋”聊起。
泰国历史上最牛的“大帝”得算郑信(达信大帝),他是来自广东潮汕澄海的。
这位兄弟在18世纪靠自己一人统一了泰国,大家都称他为“吞武里大帝”。
根据中国侨联官网的信息,郑信的爸爸是潮汕移民,妈妈则是泰国人士,真是地道的中泰混血儿。
现今的泰国王室(却克里王朝)为了增强合法性,竟然正式承认郑信为“干祖宗”,现任国王拉玛十世的官方称号里还有“郑”字呢。
现在的泰国王室虽然和郑信没有直接血缘关系,可每年12月28日,王室成员都会特意去郑信的铜像前祭拜,那个场面比咱们的清明节还要热闹呢。
这算不算一种“祖传的亲近感”呢?
民间藏着百万华裔大军
要是说王室是“开胃菜”,那民间的才是“主菜”啊。
泰国大约有14%的人口是华裔,其中超过60%的人祖籍是潮汕。
这意思是每五个泰国人中,就有一个能和你用潮汕话闲聊,挺有意思的吧!
19世纪时,潮汕人带着家人去南洋,勇敢“闯”到泰国。
这群老广自带两大绝活,把荒岛变成了粮仓,泰国现在可是全球大米出口的老大,潮汕人绝对功不可没。
从街头小摊一路打拼到跨国集团,泰国的首富谢国民(正大集团的头儿),他是汕头人,家里的饲料养活了东南亚一大半的鸡鸭鱼和猪。
曼谷热闹非凡的唐人街,耀华力路,潮汕话可是那儿的通用语,连泰国的警察都得学上几句“胶己人”来处理事情。
有了这层“自己人”的关系,中泰之间的交流就像亲戚串门一样。
在政坛上,所谓的“潮汕老乡会”当仁不让,泰国的前总理他信和英拉,都是梅州那边的客家人。他信在回到广东祭祖时坦言:“回老家就像回自己家一样。”
在泰国的十大富豪中,有七位是华裔,而其中六位的祖籍可是潮汕。这中间嘛,中泰合作的项目背后,总能瞧见“胶己人”在其中打着桥梁的作用。
泰国人拜观音、庆春节、吃粿条,连那“泰国香米”也是潮汕的稻种经过改良的呢。
疫情的时候,泰国的网友们为武汉加油打Call,评论区直接变成了认亲大会:“我阿公说我们根在中国,得帮兄弟!”
这波“血缘外交”可不是单方面的互动哦。
正大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200亿,从饲料厂到卜蜂莲花超市,真的是把咱的菜篮子都承包了。
泰国剧里经常出现“潮汕阿嬷劝孙子喝汤”的情节,大家的弹幕瞬间齐刷刷地发出“这不就是我奶奶?”的评论。
就连泰国旅游局的官方宣传片,都特意拍了潮汕祠堂,还亲切地喊着“欢迎回家”。
结尾
所以下次你听泰国朋友说“中泰一家亲”,可别以为他们在客套,搞不好真的是亲戚呢。
从郑信大帝到街边的芒果糯米饭小摊,中泰友好的秘密早已深植在血液中。
您身边有没有长得特“东南亚风”的朋友?不妨去查查他们的家谱哦……
信源备注:郑信血统及王室传承资料来源于中国侨联官网《海外华人杰出人物》,泰国国家历史档案馆提供了泰国华裔人口数据;暨南大学的《东南亚华侨华人通史》也有相关内容。正大集团和潮汕商帮的信息来源于央视《华人故事》系列纪录片,以及商务部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》;中泰文化经济的联系则参考了新华社和中新社的历年报道,中国社科院的《东南亚研究》期刊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。